您现在的位置:>>新闻动态

外国语学院党委开展“外文中的党史”主题党日活动 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为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外国语学院党委积极组织师生党员,紧紧围绕“外语+专业+传播”的学科培育方向,于11月30日14时在主C606,开展了“外文中的党史”主题党日活动。

学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卜叶蕾、学校庆祝建党100周年暨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第三组联络员、科研院副院长张凯以及马新科、学校党委学工部(学生处)学生教育科赵莹彤,与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于喜海、院长康建刚,以及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老师、本研学生党支部党员代表共同参加。

本次学习活动围绕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的分析与研究开展。

首先,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冬从历史学视角对埃德加·斯诺和《红星照耀中国》的历史意义进行了解读。马冬通过介绍埃德加·斯诺的职业生涯,尤其冒着生命危险成为在中国红色地区采访的第一位西方新闻记者,冲破了国民党政府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新**,真实地记录了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等地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客观地报道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增进了世界人们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并成为了破晓美国与新中国外交关系的第一只“报喜鸟”。

随后,本科生党支部党员同学以英文话剧的形式表演了《红星照耀中国》记述的有关埃德加·斯诺初识周恩来的主要情节,生动地向大家复刻了他在中国苏区的经历,以鲜活的方式将党史学习教育植入全体师生的心田。

接着,研究生党支部的四位学生党员代表对本书的文本分别从翻译学、语言学和文学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学术阐释。在翻译学领域,徐敏慧和余娟从目的论视角对《红星照耀中国》的译本进行了简析,指出作为译者应发挥主体性,坚守翻译观念;在语言学领域,何昌龙从言语与话语的概念出发,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这一主题,点明应坚持宣传真理、敢于反驳谬论、善于摆出事实;在文学领域,闫萍聚焦《红星照耀中国》里对于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解构,向大家讲解了解构主义的概念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本书中体现出来的引导抗战胜利的先锋形象、严守党纪党规的正派形象和坚定理想信念的革命形象。

四位研究生党员完成相关专业讲解之后,外国语学院党委宣传委员、英语专业教研室支部书记兼主任郑蓉颖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点评。她指出,德里达的解构批评与结构主义相比较,是一种更倾向于话语性的文论研究,注重文本的力量,力图还原事物真实面目。埃德加·斯诺在书中消解了西方资本主义传统视角,向外界提供了解读中国革命可信的第三视角,展现了埃德加·斯诺本人对中国革命的同情之心,深刻理解本书有助于理解毛泽东同志曾说的“斯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中饱含的真挚深情。

最后,参会全体人员起立,共同合唱了英法双语的《国际歌》。当雄壮有力的国际歌响起时,全体党员在庄重肃穆、慷慨激昂的歌声中再次升华了对于建党百年重要意义的理解。

在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和学习的最后,主持人宣读了学校党委宣传部和外国语学院党委正式确立开展“号角”外文宣传合作项目的消息,在学校党委和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外国语学院师生党员必将立足专业优势,彰显电力特色,充分发挥“外语+专业”的学科优势,共同完成讲好“中国故事”、讲通“中国道路”、讲懂“中国文化”的使命担当。

本次“外文中的党史”主题党日活动暨理论中心组学习,是外国语学院党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所做的创新性党史学习模式尝试,体现了外国语学院党委对学习党史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党日活动的成功举办,大大激发了党史学习创新模式探索的热情,为今后充实和丰富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形式和内容提供宝贵经验。


附件

【字体: 】【收藏】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