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动态

北京外国语大学陈国华教授应邀来外国语学院举办讲座

2019年5月28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主楼C座501举办北京外国语大学陈国华教授讲座,讲座的主题是“从朗德《临终遗言》诗的汉译看诗歌翻译中的变通”。讲座由郑晶副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讲座。

30f44ad8de114b2fac7f120b266825cc.jpg

陈教授首先指出“Dying Speech of an Old Philosopher”作为英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古典主义诗人朗德最著名的一首箴言诗,现有14个中文译本,却无一不对原作做了某些改变,这些译本的题目几乎都不一样,译者们并未完全翻译出前两行的盖棺定论和后两行作者对朋友的感激之情,且多未像原诗一样采用格律体。在对本次讲座主题的背景和选题原因进行简要介绍后,陈教授从时态、句法结构、写作背景、韵律等角度对比分析了其中八个译本,发现朗德在诗的前两行对自己生平的回顾在几乎所有译本中都变成了泛泛的处世哲学,朗德在诗的后两行表达的对朋友的感激心情在各译本中也变成了视死如归的人生态度;其中的六个格律体译本出于韵律的需要对原诗意思或意象的改变,既有变通,也有误译。陈教授指出,最受中国读者推崇的杨绛译本不仅将一首英雄四行诗变通为自由诗,而且实际上还借朗德之口,抒发了译者自己的处世哲学。杨绛这样做或许有其道理,然而原诗中朗德对自己生平的评判和对朋友的感激,却在翻译中遗失了。陈教授强调,对原作的改变,有理据的是变通,无理据的是误译,英文格律诗最好译成中文格律诗,这样才能既传达诗人的意思,又体现原诗的音韵之美。最后,陈教授借助自己翻译的两个译本,向听众展示了如何在不违背原诗作者的创作意图,不改变原诗基本意思和关键意象的前提下,通过变通原诗中的一些次要意思,在译本中重建诗的格律,还原诗的意境。

c997877f724848ba8103315c38c3e4c8.jpg

在讨论和提问环节。在场的师生就讲座内容进行了提问,问题包括该诗歌题目格律与诗歌格律的关系、中英互译中的时态问题、诗歌翻译的方法等。陈教授例证详实、生动有趣的回答赢得了全体师生的鼓掌和赞叹。

本次讲座是华北电力大学第16届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外国语学院分会场学术前沿系列讲座之一,讲座不仅有利于师生们了解前沿文化研究方向,更增强了华北电力大学学术交流的氛围。通过这次讲座,师生们都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图//文 张会洁  

 


附件

【字体: 】【收藏】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