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动态

外国语学院举办“文学语言与文学翻译”学术讲座

2024年11月2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主c606举办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黄燎宇作题为“文学语言与文学翻译”的学术报告。黄燎宇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德语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主要从事德语文学的研究和翻译,著有《托马斯·曼》、《思想者的语言》、《启蒙与艺术的心灵史》等著作10余部,其译著《艺术社会史》获“2016书业年度评选翻译奖”。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辉老师主持,学院教师和学生参加。

讲座伊始,黄教授指出,文学语言是语言的精华,是一种既“优美”又“实用”的语言,文学翻译是一项很有趣、同时也极具挑战性的翻译活动。问题随之而来,文学语言有哪些特征?文学语言和非文学语言的界限在哪里?文学翻译的要点和难点是什么?译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针对以上问题,黄教授展开讲解。

黄教授首先以托马斯·曼、赖希·拉尼茨基和马丁·瓦尔泽为代表人物,扼要地介绍了三者在德国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三者思想之间的紧密关联。在介绍三者之间的关系之后,黄教授提出了本次讲座的核心问题: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界限在哪里?黄教授借助多个翻译实例,就该问题展开了阐释。黄教授指出,思想密度大、思想弯道多,是德国作家的典型特征。德国文学向来都是文思和哲思的神秘合一。真正的文学语言,是思想者的语言。因此,在翻译德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能够享受知识上的丰收,而且能够享受翻译过程中思维训练所带来的快乐。

针对文学翻译的要点和难点问题,黄教授指出,译者需要意识到两种语言的差异。黄教授指出,中文和德文是截然对立的两个语言世界。中文不喜欢长句、复合句,青睐短句和排比,欣赏隐形逻辑或无形逻辑,倾向于让读者自己寻找字里行间的无形逻辑,是一种意合语言。而德文青睐长句和复合句,是一种形合语言。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学会使用“拆”,对德文进行切割,中文译文要做到形散而神聚。

在讲座的交流与提问环节,学生们积极提问,问题涉及托马斯·曼与虚无主义、浪漫派的关系、文学翻译的策略和技巧等问题。黄教授强调,同学们要避免成为“单向度的人”,阅读无边界,不要忽视交叉阅读。另外,文学是一门快乐的学科,不仅因为其研究对象天然具有娱乐功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艺术,文学具有非理性的内核。文学需要文学研究者大量运用直觉、想象和诗性思维,需要投入情感。并且,文学能够锤炼我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更以游戏的姿态串联起经济、政治、哲学、思想和民族。本场讲座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德国文学的兴趣,也让同学们对文学翻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为他们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图文:王珏

初审:郑蓉颖

复审:马冬

终审:郑凯


附件

【字体: 】【收藏】 【打印】【关闭